網站Logo:經濟部能源署-能源知識庫
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《全羅南道碳中和和綠色成長基本計畫》,石化、鋼鐵業城市10年內投資30兆韓元,強化地方工業部門轉型

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
:::

全羅南道面積共約12,345.2平方公里,人口超過180萬人。主要產業包括石化、鋼鐵、造船等,是韓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二高的地區,其中工業部門占其排放量超過50%。

全羅南道計畫建立反映這些條件和特點的領先模式,達到具韓國代表性的碳中和和綠色成長,並透過積極推動全羅南道特有的創造性和優勢,率先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。

 

全羅南道過去能源與淨零相關政策包括:

  1. 於2021年宣布2050碳中和淨零願景:
    • 預計到2033年前將投入預算30.4兆韓元。針對「清潔工業、清潔能源、清潔生活、清潔森林」四大領域分別制定了減碳策略,預計將全羅南道碳排放量自2017年的9,200萬噸,在2030年前減至30.5%,約2800萬噸,而到2050年達到碳中和。預計工業部門將透過關閉燃煤電廠減少3,600萬噸碳排(2,600萬噸減碳量來自利用新及再生能源如離岸風電),並推動氫能與電動車等環保運輸來減少交通部門400萬噸排放量;另推動智慧農漁牧生產減少200萬噸,亦會透過公民行動減少2,400萬噸,包括種植5億棵樹。
  2. 於2023年推出《全羅南道氣候變遷因應計畫》,制定2030減少40%排放量(約670萬噸)目標,並研提各領域減排計畫

 

案例重點政策或策略說明

全羅南道2024年研提《全羅南道碳中和綠色成長基本計畫》(以下簡稱為基本計畫)。

此基本計畫是一項十年計畫,勾勒「生命之地全羅南道,向碳中和邁出新的飛躍」的願景,經濟、社會、環境各領域協調全面的溫室氣體減量;基本計畫也欲推動綠色轉型,增強區域競爭力,建立碳中和文化,包括提高居民對氣候危機的認識、以鼓勵實踐低碳生活方式。減量目標設定為:

     

以2018年1649萬噸為基準年──

2030年減少40.37%(670萬噸)

2033年減少55.4%(910萬噸)

 

不同部門預計減量路徑如下:(2018年→2030年→2033年)

運輸:470萬噸→284萬噸→172萬噸

建築:665萬噸→555萬噸→512萬噸

農畜產:381萬噸→278萬噸→237萬噸

環境管理:134萬噸→66萬噸→15萬噸

另外,土地利用改變與林業(包括新的吸收源)則在2030年可吸收199萬噸、2033年吸收2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。

計畫按照部門和年份劃分減量目標和方法,並反映當地情況與特徵的減量措施。

為了減少其工業部門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,基本計畫中也特別強調工業部門減量措施,包括:

  1. 推動鋼鐵、石化等碳密集產業低碳轉型
    • (鋼鐵) 引進減碳高爐(透過CCUS減少碳排之高爐)、提高能源效率、引進氫基還原技術等
    • (石化) 生質石油腦引進、廢塑膠回收、加熱爐更換(熱→電)、催化劑開發等
  2. 提高能源效率,建立資源循環機制
    • 建立智慧船廠,包括船廠碳排放監測系統及船廠內減碳技術開發
    • 為推動低碳循環經濟奠定基礎,如回收廢塑膠、回收廢電池
    • 針對能源消耗量大的企業進效率創新,例如提高工作場所能源效率、支援高效能設備供應等
  3. 支持強化中小企業和創投的碳中和因應能力
    • 供應碳中和智慧工廠,包括基於ICT的減碳製程創新和高效設施更換
    • 支持中小企業向碳中和轉型,包括原型製作、環保/低碳認證、減碳設計
    • 全羅南道氣候技術新創企業的系統性支持

 

《全羅南道碳中和和綠色成長基本計畫》,石化、鋼鐵業城市10年內投資30兆韓元,強化地方工業部門轉型-說明-1738752338

▲圖: 《全羅南道碳中和綠色成長基本計畫》封面圖

資料來源:【點此連結】

 

[參考資料]

1.全羅南道投資30兆韓元實現碳中和【點此連結】

2.全羅南道宣布2050年碳中和願景【點此連結】

3.韓國碳中和官方網站【點此連結】

 

:::

地址:310 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

電話:+886-6-3636788

Copyright © since 2020 工業技術研究院 製作|經濟部能源署 指導|社群洞察股份有限公司 維運